文 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 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公元前672年,陈国宫廷乱成一锅粥,太子御寇被赐死,朝堂上杀气腾腾。
就在这场腥风血雨中, 一个叫公子完的年轻人带着家族老小连夜逃亡,躲进齐国。
展开剩余85%那时候没人知道,这个落难贵族的后人,会靠八代人的耐心,把齐国这块肥肉,一点点啃下来。
三百年后,姜姓齐国从地图上消失,齐国换了个姓。
从一个逃亡者,到一个国君,这个家族用了三百年,搞定了一个国家。可最关键的那一刀,落在了一个深夜。
逃到齐国的田家人,靠什么站稳了脚?
田家最早不姓田,姓陈。这个“田”字,是改的,改得非常有讲究。
陈国那会儿,太子御寇被杀,御寇的朋友、公子完知道自己也活不了多久,就带着亲族跑路。
他们往东走,一路躲避追兵,最后到了齐国。 齐桓公看这人有礼有才,想给他个大官,当正卿。
结果公子完摇头拒绝,说自己是逃难的,不敢高位,只选了个工正的小官。
这你要是换成别人,早就捧着官印跪谢了。但他没要,还摆出一副“我讲规矩”的样子。
后面还有一招更狠的。他改姓。为什么改?因为他知道,陈国已经不要他了。 他要在齐国活下去,得断根。他把“陈”改成了“田”,从此叫“田完”。
田完跟着齐桓公混了一阵,但从不抢风头。齐桓公摆夜宴请他,他说: “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。”翻译过来就是: 我白天算过吉凶了,晚上没算,不去。
这句话一出口,齐国贵族全都服了。他们知道,这人懂规矩,守礼数,不乱来。
从那以后,田家就这样扎根在齐国了。 低调、谨慎、讲规矩,不争不抢,也不出头。
可田家真正厉害的,不是装孙子,他们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出手。
三次动手,田家把齐国从里到外掏了个干净
真正让田家上位的,是一连串滴水不漏的操作。
第一步,是赶走庆封。
那年庆封当权,杀君专政,齐国都快成他家的了。田家眼看这个人太嚣张,就联合别的几家大族,一起干了一票大的。
田无宇假装回莱城探病,路上顺手把桥炸了,船烧了,切断庆封的退路。四家人马合兵一处,杀进临淄,庆封吓得跑去鲁国。这一仗,田家赢了。齐国贵族开始把田氏当自己人看。
第二步,是收买人心。
田无宇没急着抢权,而是开始搞经济。 他们借粮用大斗,收粮用小斗,农民白白多拿一倍粮食。运输山货、鱼盐的税也取消了,老百姓都说田家是活菩萨。
晏婴看着都傻了,叹了口气说:“齐国的政权,迟早是田家的。”
第三步,是清理对手。
栾氏、高氏、鲍氏、晏氏……这些老贵族一个个都被田家给收拾了。有的是借刀杀人,有的是正面干,有的是收买离间。
反正到了最后,临淄朝堂上,除了田家人,剩下的都是听话的。
齐景公死后,田乞干得更绝。 他挑拨朝臣,让两位托孤大臣互相猜忌,然后趁乱杀了一位,赶走另一位。
接着他从鲁国接回一个流亡王子,公子阳生,藏在袋子里带进宫。等宴会喝到一半,他突然打开袋子:“这是齐国的正主。”群臣吓得全跪了。
就这样,齐悼公上台,田乞当国相,握住了实权。
十年后,齐简公想扶一个叫阚止的人制衡田家。
结果田常直接派人卧底,套出情报,带着兄弟八人冲进王宫,杀掉简公,屠光阚止那帮人。国君都换了,朝堂上只剩田家说了算。
从这一刻起,齐国姓什么,已经不重要了。因为这个国家,已经是田家的了。
从幕后到台前,田家一步步把国君变成摆设
田家最狠的一步,来了。
到了田和这代,田家已经不藏了。田和派人把齐康公赶去海岛,只给他留个庙祭祖。这意思已经很明白了: 你在那边拜祖宗,我们这边管国家。
接着他找魏文侯帮忙,给周天子递话。 周安王一看,齐国早就不是姜家的了,干脆顺水推舟,正式册封田和为“齐侯”。
这一纸诏书下来, 田家不再是掌权者,是君王了。姜齐三百年,到这里彻底断了香火。
田家没打仗,没流血,也没流放百姓。他们就是一步一步、一个人一个人的把持、清理、取代,最后坐上了龙椅。
有趣的是,齐康公死的时候,连个儿子都没留下。齐国的老姓姜,就这样断了。
田家没有自立为王的仪式,也没有颁布新法。他们只是把老君主扔到边上,然后自己坐上来,接着干。
这场“偷国”的操作,连鲁国、卫国这些邻居都没反应过来。整个春秋战国,只有田家做到这一点,从一个外人,变成国家的主人,还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地喊你“国君”。
三百年,说长不长,但能忍这么久,能埋这么深,能走得这么稳,这种家族,换成谁都得怕。
他们低头三代人,忍辱负重五代人,等机会等了整整八代。每一步都不抢,每一步都不乱。等机会到了,他们一刀下去,干净利索。
一个姓田的家族,从一个逃难者开始,用三百年,把一个齐国偷了个干干净净。
发布于:河南省易云达配资-如何股票配资-配资网站推荐-线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