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内容更丰富,字数变化不大。
---
阅读本文前,真诚邀请您点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优质文章,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。您的支持,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!
文 | 昭明
编辑 | 昭明
2008年8月27日,一位网友在外游玩时,偶然遇见了一位拾荒的老人。老人手中拿着几幅画作,那些画作的质量令网友大为震惊。
当晚,这位网友立刻在网络上发了一个帖子,标题是《那人,那画,那艺术!令人惊叹的画作!》
展开剩余91%原本只是想表达一丝感慨,却没想到帖子迅速引爆网络,吸引了近50万人的浏览,回帖人数也超过了600人。
大家纷纷称这位拾荒老人是“疯子画家”,甚至觉得他是天才般的存在。可当专业人士看过这些作品后,却一本正经地评价道:“水平一般。”
这让网友们很不服气,纷纷想为老人辩护,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状况。可很多人没想到,老人其实并非如表面般落魄,他还是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之一……
这背后,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
这位老人名叫徐荣发,居住在江西赣州市城区南市街53号。从小区外远远望去,他的住所看起来还算体面。邻居们透露,这房子是徐家的祖产,他一直生活在这里。
不仅如此,邻居还说他是个命运多舛的人,曾经的他生活条件很好,甚至让很多人羡慕。
徐荣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由于家在城市,他从小生活并不艰苦,父母全心全意供他读书。徐荣发聪明好学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
从小,徐荣发对绘画情有独钟。每当别的孩子在外玩耍时,他总独自一人躲在屋里,手不停地画着画。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,但画得相当不错,常被称作“小画家”。
进入高中后,徐荣发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——未来要成为一名画家。
幸运的是,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,徐荣发抓住机会,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大学。虽然不是顶尖名校,但在当时已让许多人羡慕不已。
那个年代,大学生一般都有包分配的工作,也就是说,只要他不犯错,后半生衣食无忧。徐荣发非常开心,顺利考入了美术系。
四年光阴匆匆流逝,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的南方冶金学院职业中学,成为一名美术教师。教师职业在当时颇受尊敬,邻里都夸他前途光明。
就这样,徐荣发一边教书一边画画,婚后有了妻子和儿子,生活平稳安逸,一过就是15年。
然而,到了1996年,已近不惑之年的徐荣发却向学校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,这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故事呢?
原来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许多西方美术作品进入中国,深深触动了徐荣发的心灵。他觉得不能再按部就班地生活,正值壮年的他想趁机多赚点钱,将来能走遍各地,亲眼欣赏更多名作。
当时,广东被视为致富的热土,他决定南下闯荡。
职业中学校长伍崇昭对他才华极为赏识,多次劝他留下,因为他是学校唯一美术老师,离开后难以找人替代。
但徐荣发已经下定决心,没有留恋教师身份,也不理会妻子的劝阻,为了画出更好的作品,毅然选择了离开。
只是,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。
彼时大学生稀少,初到广东,他在一所贵族学校找到美术教师的职位,收入比原来高不少。
可他很快发现,自己南下是为了自由创作,却被学生和家长的各种琐事困住,感到身心疲惫。最终,他果断辞职。
然而,缺乏其他技能的徐荣发无论到哪里都难以找到合适工作。时间久了,他决定放弃外地打拼,准备回到原学校。
就这样,历经打击的他又回到了原点,没有赚到一分钱。
妻子看到丈夫归来很高兴,毕竟他还保留着教师编制。
然而,回校后却被告知已经被辞退了。
徐荣发没说什么,只默默回了家,他知道这事确实自己理亏。
他在广东逗留超过一年半,超过了学校批准的假期时限。事实上,学校领导早在快满一年时打电话催他回去,但他仍怀揣着赚钱的希望,拒绝回校,最终被解雇。
这段时间,徐荣发经历了太多挫折,虽心有不甘,但他从未后悔,因为画画始终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。
可失去了稳定的工作,他该如何生活?毕竟他已过四十,再难获得分配岗位。
幸运的是,妻子一直默默支持他,家中拮据时,她会找零工贴补家用。
起初,看到丈夫失落,她并未多言。
但生活所需远超两人微薄收入,儿子上学的花销也不小,仅靠妻子很难支撑,便劝他出去找工作。
然而,徐荣发心无旁骛,只想专注绘画,连赔本买颜料和画笔的钱都咬牙买了。
艺术追求无可厚非,但现实是残酷的,没有钱连温饱都难保障。
在妻子不断催促下,徐荣发也开始走出家门,却发现自己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。
去工地,工头嫌他没力气;去公司,嫌他年龄大;满街跑了一圈,仍然一无所获。回家只能面对妻子的抱怨。
无奈之下,他开始尝试卖画,想着至少能换点生活费。可市场对他的作品冷淡,无人问津。
正当他苦恼时,更惨的事情发生了。
妻子对他的前景绝望,最终提出离婚,还带走了儿子。
至此,辛苦工作十多年,徐荣发孤身一人,生活陷入低谷,但他依旧选择将所有精力投入画画。
没有经济来源,他只能依靠当地政府的低保生活,这笔钱勉强够温饱。
但为了画画,他仍拿出少得可怜的补助买画材,很快便用光。
困难无法阻挡他对艺术的热爱。
没钱,他捡破木板当画纸,用木炭作画笔,有时甚至偷偷捡学校粉笔头作颜料。
毕竟受过大学教育,他眼界开阔,画作题材丰富多样:舞者、歌女、农民、工人无所不包。
他坚信,只有画画才能让他感觉一天过得有意义。
他画最多的是音乐家王洛宾的肖像,因为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给了他生命的勇气和希望。
渐渐地,邻里对他有了些许了解,大家都觉得他的画不错,心疼他的遭遇,时常帮忙接济,还想帮他找工作。
可徐荣发习惯了拾荒的生活,他觉得这样时间充裕,可以安心画画,邻居们虽无奈,却也尊重他的选择。
随着时间推移,徐荣发的画技有了显著提升,他坚信只要坚持,总有一天会被认可。毕竟历史上许多伟大画家早年都生活困苦。
坚持过去,前路必将宽广。
然而,好景不长,生活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。
2004年某日,徐荣发正画画时,突然身体剧烈抽搐,瞬间倒地。邻居发现后紧急送医,甚至垫付了医药费。
医生诊断为中风,好在治疗及时,没有瘫痪,但他的右手和右腿失去知觉。
右手无法控制意味着他可能永远不能再画画,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噩梦。
他强行用左手扶起右手,试图用意志力恢复,但病情并非说变就变。
一段时间内,他情绪低落,甚至萌生轻生念头。直到邻居的一席话让他醒悟:“好死不如赖活着,右手不行还能用左手嘛!”
他顿时振作,开始用左手画画。虽非左撇子,操作十分艰难,左手很快磨出了泡。
但为艺术,他坚持不懈,一年又一年,终于左手渐渐变得熟练。
由于生活低调,且负担不起网络费用,外界多年都未注意到他的存在。直到2008年,一位路过的网友偶然发现了他。
徐荣发自己或许也没想到,会因此引发如此大的关注。帖子发出不久,许多人前来拜访,记者也赶到现场。
面对众人,徐荣发神情平静,眼中只有画作,对外界评价早已无所谓。
进入他的屋子,映入眼帘的是凌乱堆积的旧物,与墙上挂着的肖像画形成鲜明对比。
其中一幅装裱精美的老年妇女肖像,吸引了众人的目光,那是他唯一用彩色颜料绘制的画作,其他多为黑白作品,令人好奇。
徐荣发说,那是他母亲的画像,他非常怀念母亲,老人多年前已去世,他用画作表达内心的思念。
网友们看过画后,纷纷称他为“疯子画家”或“中国梵高”,认为他的作品带有大师风范。
而徐荣发对此淡然处之,说自己只想安静画画,成为拾荒老人是因为生活技能不足,不能怪别人。
他的坦诚赢得了更多敬佩,网友们觉得他有资格加入当地美术协会,这样生活能有所改善。
热心网友联系协会专家,很快徐荣发的作品送到专家手中鉴赏。出乎意料的是,专家评价“水平一般”,不够资格。
徐荣发未做回应,但网友们忍不住吐槽:“大师流浪街头,小丑占据殿堂,真不愧是‘砖家’。”
当然,也有网友认为他的画确实难登大雅之堂,技巧一般,不应仅因其拾荒身份而获得过多同情。
面对这些争议,徐荣发依旧沉默,只想继续画下去。
哪怕无人问津,哪怕生活依然艰难,他坚信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。
你怎么看这件事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观点。
---
改写完毕,如果需要更口语化或正式点的风格,也可以告诉我!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-如何股票配资-配资网站推荐-线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