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岁的陈师傅(化姓)怎么也没想到,烧烤局上多吃的那几串五花肉,聚餐时多喝的那瓶冰镇啤酒,会让自己疼到打滚最终被送进EICU(急诊重症监护室)。
近日,浙江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接连接诊了包括陈师傅在内的4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。他们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,病因也惊人相似——都是被节日里“放纵的最后一步”拖进了病房。
从火锅到烧烤
两顿大餐后,他疼到冒冷汗
国庆假期的一天,陈师傅先是和亲戚吃火锅,吃到肚子发圆才罢休;隔天和朋友吃烧烤,从傍晚吃到深夜,其间还喝了两瓶冰镇啤酒。当天晚上,陈师傅觉得肚子不对劲,到了后半夜,腹痛突然加剧,从左下腹开始,疼痛蔓延到整个腹部和腰背部,疼得他在床上打滚。家人赶紧开车把他送到医院。
“再晚点送过来,情况可能就非常危险了!”看到检查结果,接诊医生也为患者陈师傅捏了一把汗。胸腹部CT显示“胰腺炎伴周围渗出”,而血脂检查结果更是令人震惊:甘油三酯高达82.46mmol/L,超过正常值上限(1.7mmol/L)近48倍,总胆固醇也达到23.55mmol/L,严重超出正常范围。从陈师傅体内抽出的血液已呈明显的乳白色,是典型的“乳糜血”(“牛奶血”)。最终,他被确诊为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”。
展开剩余83%情况紧急,医护人员立刻为陈师傅开展综合救治,在征得家属同意后,陈师傅被转入EICU(急诊重症监护室)接受密切监护。
国庆假期进入尾声
许多朋友已经开始失眠、疲乏无力、
精力不集中、情绪不好
甚至有人心慌胸闷
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
面对“节后综合征”
我们应该怎么正确面对?
哪些因素会导致“节后综合征”?
一、睡眠紊乱。假期身体缺乏充足的休息,人体生物钟被打乱,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。
二、手机沉溺。假期长时间刷手机,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,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,引发头疼、颈痛、腰背痛等不适。
三、疲劳焦虑。节后可能会出现抑郁、烦闷等心理问题,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精神紧张、疲乏无力等情况。
四、肠胃紊乱。假日里大吃大喝过后,有人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、消化不良,导致腹胀、腹痛、恶心、腹泻等。
“节后综合征”该如何调整?
专家表示,假期即将结束时,“终点效应”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遗憾。从医学角度来讲,“节后综合征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。我们该如何调整,让自己元气满满地投入新的工作生活中?
假期即将结束,睡眠生物钟怎么调?
专家介绍,在节日的后半段,知道自己要开始工作了,就要有意识地去限制睡眠,不要让睡眠过长,否则会出现“星期一综合征”,就是上班的前夜睡不着,到工作那一天就非常疲劳。
节后上班不在状态,应该怎么办?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区主任刘竞介绍,工作时难免心烦意乱、注意力不够专注、记忆力下降、工作效率下降。这个时候,可以通过放松、正念冥想、闻香、运动,来调整状态。
合理安排作息
避免假日“心脏综合征”
假期饮食的不规律和作息颠倒等问题,除了会让人患上“节后综合征”,还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。因此,还要警惕另一种综合征——心脏综合征。
“心脏综合征”有什么表现?怎么改善?
专家提示,假日“心脏综合征”有多种多样的表现,可能出现心慌、胸闷、憋气,大部分人是由于疲劳和生活节奏改变引起的。
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吴小凡介绍,通过改善生活方式,比如改善睡眠、吃得清淡一些、少饮酒不酗酒,这些症状会在短期内消失。
有心脏疾病的人,如何避免患上“心脏综合征”?
专家提示,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,要合理安排作息,避免加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概率。
专家介绍,假如已经有了心脏疾病,比如有冠心病、房颤、心力衰竭,可能一个小小的行为,比如说熬夜,就会使这些疾病变得更加严重,一定要警惕。
如何帮孩子“收心”?
这份指南请收好
对于成年人来说,缓解“节后综合征”,恢复被打破的生活规律相对简单,但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,由于心智发育还不成熟,加上假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加,节后综合征的情况相对更明显一些。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焦虑、沮丧情绪?
儿童青少年“节后综合征”有哪些表现?
儿童青少年“节后综合征”的表现主要有头晕、头痛、胸闷、气短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入睡困难、情绪低落。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瑛介绍,这些症状一般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,个体差异比较大,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调整,但是会有一小部分孩子会存在一些困难。
如何缓解儿童青少年“节后综合征”?
医生介绍,“节后综合征”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伴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情况。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情绪,很重要的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。
专家介绍,在电子产品使用上,心理角度的建议,一般是“替换策略”,创造更有趣的时间,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。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,爸爸妈妈玩手机的时间比孩子还要长,这时候很多小朋友就会说“你们怎么也玩”。其实有一些小技巧,比如,可以创造一些亲子时光,拿一个布袋把所有家庭成员的手机都收起来,两个小时都不碰电子产品,创造一些面对面的互动,比如玩游戏、做运动。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。
专家还介绍,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一定要循序渐进,不要一刀切。在初期,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,陪伴他们一起观看。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,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“节后综合征”的症状,适应规律生活。
发布于:北京市易云达配资-如何股票配资-配资网站推荐-线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