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油车时代,汽车自燃事故通常会出现在线路老化或油液泄漏的老车上,经过几十年,大家也知道一般只要规律保养,在全场景的用车周期内,自燃概率是极低的。
但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,自燃、碰撞常见热搜,也就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。每次看到新闻里电池起火、碰撞后断电失灵的画面,心里忍不住打鼓:电动车的安全,到底靠不靠谱?当“冰箱、彩电、大沙发”占据主流后,本应被放在第一位的安全性,该如何保证?
这些年来,常见有人调侃合资电车,但传统大厂几十年的造车经验,使得他们对安全和如何实现安全更注重。正巧,最近公司拿到一台广汽本田P7,我们不聊续航、不聊大屏,就专注做一件事——把它关于安全的技术点,用看得懂、测得出的方式,给大家摆一摆。
电池安全:要包起来,还要“穿盔甲“
纯电车的自燃主要是源于车底的电池包,不管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电池,在充放电时均会发热,正常工况下当然可控。但若遭遇严重磕碰导致电池内部短路,便会引发热失控起火。由于电池燃烧剧烈,灭火后车辆往往面目全非,常常只剩铁架,即便是通过照片,依旧能够感受事故的惨烈,令人后怕。
电动汽车碰撞起火的核心风险正是源于电池“热失控”。碰撞冲击导致电池挤压或穿刺,会引发内部短路并释放可燃气体,控制不当,火势将迅速蔓延。因此,电池包的结构设计与热管理方案,直接决定了车辆的被动安全上限。
广汽本田P7的电池是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90度三元锂电池,光看度数比很多同级合资SUV大出一截(有些还在用60度电池)。那么,它到底耐不耐撞?防不防爆?
广汽本田P7的12000吨一体化压铸铝合金电池IPU壳体和“水电分室”设计,正是针对上述隐患提出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。效果如何,试一试就知道了。
前不久我就开着广汽本田P7去为我们团建的露营地探路,就走了一大段非铺装道路,听着土块敲击底盘的声音是让我捏了一把汗。
虽然P7作为一台SUV,通过性没问题,但当我回到公司后还是第一时间通过举升机举起车型认真检查,结果说明我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。
首先P7的防护做的非常充分,各种护板将底盘包裹的严严实实,当时被石子敲击后也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,而且底盘平整度做的非常好,同时我们也了解到,P7的电池包也并非底盘最低点,能够大大降低电池被磕碰的概率。
就算电池被不小心磕碰到,在自身物理防护上,广汽本田P7也狠狠堆料,电池壳体采用了12000吨一体化铝铸造工艺,让整个电池包拥有了极高的结构强度,重量更轻的同时,能够有效抵挡外部冲击。加上高阻燃、高强度的SMC复合材料上盖板,就像是给电池穿上了防弹服,绝缘、耐腐蚀、阻燃,一般的磕碰或者涉水,不会对电池内部造成伤害。
P7的电池防爆,热管理也有一套。电池模组有隔热材料层进行分区防护,冷却液与高压电路物理隔离,实现“水电分室”,有效防止冷却液泄漏导致短路,并能将异常时的热扩散速度降低。
同时,让我们放心的还有电气安全机制:车辆在发生碰撞、气囊弹开后,1秒内就能自动断电。对比国家标准的60秒,P7的反应速度快了60倍。也就是说,一旦发生严重事故,电路迅速切断,极大降低短路、漏电甚至起火的可能。
车身安全:“移动安全堡垒”是这样铸成的
电池安全是底线,车身刚性才是碰撞时的“保命舱”。目前主流新能源车的高强度钢材占比大多在 60% 左右,热成型钢占比约 20%,有一说一,这已经算是不错的用料水平了。
但广汽本田对P7有着更高的要求,在主要车身骨架中,强度 980MPa 以上的高强度钢材占比高达 68%,热成型钢更是占比 25%,更加出色的车身用料加上传承至今的ACE车身,能够有效分散和吸收撞击能量,大大降低车身变形,给车内人员留出宝贵的生存空间。
正是凭借着出色的用料和科学的吸能结构, P7获得了2024CCB中国十佳车身权威认证。
这时就有人好奇了,980MPa到底是个什么水平,这么说吧,在我国的093/094型核潜艇上,也广泛运用了980钢,抗压能力不言而喻,安全感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了。
而且广汽本田P7拥有13安全气囊,超过同级。我们从官方资料可以看到,气囊覆盖前后排两侧、侧帘甚至中央,这意味着不管是正面、侧面碰撞,还是车辆翻滚,气囊都能迅速展开,降低乘客二次碰撞伤害。中央气囊是目前这一级别,较少见的配置。再强调一句,13安全气囊在广汽本田P7是全系标配。
主动安全:真的能防范于未然
电池和车身安全说到底都是被动安全,它们会在碰撞后发挥作用,属于保底措施,如果想更好的提高安全上限,则要依靠智能的主动安全配置,比如P7所采用的云驰智驾辅助。
我们特意在安全路段对广汽本田P7所搭载的DMS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做了实测:当系统监测到频繁眨眼、低头(模拟疲劳状态),首先会提示“请勿疲劳驾驶”,如果驾驶员没反应,它会自动调大空调风量、提高音响音量;再无反应,系统会进一步减速、打开双闪,并缓慢靠边停车。这套逻辑不像有些车只会“嘀嘀嘀”报警,而是有逐步干预机制,确实能应对突发性驾驶失能。
近些年新能源车的流行还带火了一项配置,那就是流媒体外后视镜,很多新能源车采用的主要原因是降低风阻,增加续航。与传统后视镜相比,流媒体外后视镜有效避免了清晨起雾、雨天挂水、夜间车灯晃眼等问题。广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“潮流新品”在提升安全性和视野质量方面的优势,因此P7上就有了智能电子外后视镜。
即便是夜间后车开启远光灯,车内的7英寸屏幕完全不会受到影响,加大难度,在大雨的高速上行驶时,一般传统后视镜已经难以观察后方,但智能电子外后视镜的视野依旧清晰。
与此同时,车内也采用了智能流媒体后视镜,加入了HDR技术,能够有效提升画面亮度和色彩表现,所以车后信息显示清晰直观。即便是在面对夜晚和极端天气时,如果开着广汽本田P7,也不用担心视野安全问题。
本田操控调教:让安全更贴心
本田身上的操控标签深入人心,很多人都觉得只有玩乐属性的车型需要操控,但其实,但其实,好的操控同样能够带来更棒的安全性。
如今一些新能源车为了降低能耗,会采用窄胎,能耗虽然是降低了,但是抓地力也随之下降,结合电机越来越大的马力,易引发失控。广汽本田P7前后胎宽均为265mm,明显宽于多数新能源SUV常见的225-250规格,确保了更抓地、更安全。
好开对于爱车人群来说能带来驾驶乐趣,而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,也是一份安心的保障。
当然,跑的快还得刹得住,这几年一些电车由于刹车问题屡上热搜。大家的焦虑的同时,也就更加关注制动性能。刹车是操控的一部分,P7采用了高冗余制动设计,对驾驶者来说,就像给刹车上了“双保险”甚至“多保险”。
P7的制动核心是自研线控制动系统与BOSCH ESP双备份,但仍保留了机械连接,安全冗余高。主系统发生故障,备用系统一样能确保正常制动。另外,P7还采用了独有的FCD制动感知系统,在刹车片磨损或高温衰减时,通过踏板反馈给驾驶员“脚感”,避免制动失灵还不知情。
为了让大家直观了解到P7的制动成绩,我们也在安全路段下对其进行了实测,50km/h
-0的制动成绩是9.27米,通常来说一台中型纯电SUV能做到10米的成绩就已经很不错,显然,P7做的更好,更短的刹车距离能给驾车人更多的时间和距离来应对突发情况,1米甚至半米左右的差距,可能就决定了能否避免一场事故的发生。
同样进行冗余设计的还有开门方式,隐藏式门把手依旧保留了机械结构,我们实测在断电情况下,按压左侧就能机械弹出,即便是不幸发生碰撞,仍然能够开门逃生。
AL频道小结
广汽本田P7让我感受到,相比眼花缭乱的配置竞赛,回归安全用车的本质在如今显得尤为珍贵。它的努力,都藏在你可能看不见的地方:更安全的电池和车身,更丰富的主动安全和更稳的操控。
现在很多新车研发周期已经缩到20个月甚至更短,而P7在本田76年造车功底基础上,仅研发就用了4年。期间测试验证了402台整车和白车身,整车碰撞试验372次,并经过超150万公里极端环境验证。
如果你也认为,安全才是一台电动车最重要的“配置”,那P7在电池、车身、气囊、制动乃至门把手上埋下的每一层保险,或许正是它最值得被看见的价值。而P7这份可靠的价值,很值得亲身去体验。
易云达配资-如何股票配资-配资网站推荐-线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